2022年本市中职校招收随迁子女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栏目:应届生落户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2-02 来源:网络
(2022年本市中职校招收随迁子女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2022年本市中职校招收
随迁子女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2022年本市中职校招收随迁子女志愿填报注意事项公布,一起来看↓↓
一、
随迁子女志愿填报对象为符合随迁子女报考条件且取得报名资格的应届初三学生。若学生报考有面试或专业测试要求的专业(学校),应取得学校面试或专业测试合格资格后方可填报志愿。
二、随迁子女志愿填报分为网上志愿填报、书面志愿确认两个步骤:
1.网上志愿填报:学生可在7月25日10:00至7月26日15:00,通过“上海招考热线”网站(凭本人12位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号(或在中招报名时登记的有效证件号)和密码登录2022年上海市随迁子女网上志愿填报系统,进行网上志愿填报。登录密码沿用中职校自主招收随迁子女网上报名期间学生自行设置的密码(首次登录系统的学生,其初始密码为本人出生年月日的8位数字,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如学生忘记密码,请事先与学籍所在学校联系处理。密码请妥善保管(报名号和密码后续还会使用),不要泄露,否则产生的后果由学生和家长自负。学生在志愿填报的规定时间内可修改所填志愿,如若修改,以最后一次修改的志愿为准。7月26日15:00以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更改志愿或补报志愿。
2.书面志愿确认:网上志愿填报成功后,学生还须于7月27日至28日在初中学籍所在学校的组织下对填报的志愿进行书面确认。书面确认只核对志愿信息,不得更改或补报志愿;未在规定时间进行书面确认的学生,视作自动放弃中职校的招生录取。因疫情等原因无法进行现场确认的考生可与学籍所在学校联系。
三、特别提醒
1.学生应根据本人意愿上网填报志愿,任何其他人或学校不得限制或代替学生填报志愿。
2.“五年一贯制和中高职贯通”最多可填报3个志愿(每个志愿可自主选择填报“五年一贯制”专业或“中高职贯通”专业);“普通中职校志愿”最多可填报2个学校的各2个专业志愿。学生完成志愿填报后,点击【提交】按钮,显示“志愿提交成功”,并得到一个志愿填报流水号,得到此流水号后才表示志愿填报完成,请牢记此流水号。学生可点击按钮保存打印所填志愿表。
3.学生填报志愿时要认真阅读学校招生章程中所规定的要求,特别是有关身体条件要求等,避免因不符合招生要求而被退档。
4.“普通中职校志愿”投档录取时不分专业,学生进校后,学校根据学生成绩、志愿及计划等进行专业分班和调剂。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关于应届生的户口迁移?
- 详解:上海落户新政!复交济师本科即可,四川考生需要多少分?
- 非上海户籍不能上学,没房子也不行,这项“特殊要求”让人尴尬
- 辟谣!定向选调生仅限高校硕士及以上学历?本科生没机会?
- 重磅!上海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直接落户
- 2022年在职博士:从入学到申请博士学位流程一览
- “镀金式”留学生学历不被承认,文凭审核严格,家长别抱侥幸心理
- 阻碍落户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 2022年社工考试今起网上报名!黄浦区面向本市应届高校毕业生招102人
- 20城抢人才,呼市抛出半价买房优惠绣球!
- 首批高校芯片博士点“18罗汉”公布,复旦已自主设立,上大成黑马
- 没有前置高中(中专)学历如何建档及办理积分
- 大学毕业5年内,可以“白嫖”的补贴,帮助学生度过尴尬期
- 这4所大学,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上海发大招,一年能抢上万人才
- 加拿大官宣新政狂揽留学生,延长工签+审理期可以回国
- 城市落户大门打开,户籍政策为何在此时放宽?
- 解读丨鼓励超大特大城市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多个千万人口城市今年落户“松绑”
- 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上海落户MBA班
- 上海落户:2022年应届生落户流程七步走
- 落户上海好处多,如何才能缩短上海7年居转户年限呢?
- 2021年深圳市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申请流程分享,深圳入户
- 深圳新政:落户满3年连续缴纳36个月社保或个税方可购房
- 解除劳动合同如何取住房公积金
- 成人高考学历可以入深户吗?
- 小孩要报名入学家长却办不了居住证 渔农社区:经核查已补录居住信息
- 未来几年间里深圳入户条件势必会发生巨变
- 深圳积分入户窗口重新开放后,非全日制学历还有机会落户深圳吗?
- 兄弟,我家亲戚社保挂你公司行不行?看深圳社保怎么说?
- 大湾区一周观察:深圳4类人才落户“秒批“,珠三角现节后用工缺口
- @深圳人,9 月这十件大事跟你息息相关!事关放假、落户、医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