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打通上海引进人才落户的“最后一公里”
栏目:研究生博士落户 人气:0 发表时间:2022-12-14 来源:网络
(「特写」打通上海引进人才落户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杨舒鸿吉
编辑|徐菲
8月初,在上海电气电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燃气机轮项目经理的张欢庆,即将拿到他等待5年的上海户籍。虽然早在3个月前,他就被公司告知,因工作表现突出,且条件符合上海人才引进政策要求,可申请落户。但能如此快速拿到户口,他还是难掩兴奋之情。
“据我的前辈说,他们都办理了半年以上,而我提交材料不到一个月就到了最后的审批阶段。”
五年前,张欢庆在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彼时,作为我国机械工业销量排名第一的制造业企业,上海电气集团正在筹划启动重型燃气机轮项目,并在同年成立上海电气燃气机轮有限公司。专业对口的张欢庆最终通过校招进入公司,在面试时,他就了解到自己有机会落户上海,这也成为他最终选择来上海发展的关键因素。
“到上海之前,就听说买房是与户籍挂钩的,但当初寻求落户机会并不是为了买房。”张欢庆说,“在上海工作,意味着未来的事业、人脉都在上海,如果户籍政策缩紧,我不得不离开上海,那几年的努力就白费了,事业积累得重新来过。”
2010年8月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包括高学历、高级专业、高新技术在内的11类人才可以享受直接落户的政策。
“重型燃气机轮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张欢庆作为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团队成员,且工作上表现优异,是《试行办法》中第四类‘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中的先进重大装备人才,所以我们企业替其向上海市政府申请落户。”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享服务中心相关业务负责人吴江解释道。
但在过去,从人才申请落户到最终拿到户口,过程漫长。
“按照以往的人才引进落户政策,从企业到个人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三、四十种,如果是非应届毕业生,有更换过工作单位,或带配偶、子女随迁的,需要的材料更复杂。”吴江说道,“就拿张欢庆来说,走旧系统,他要先提交学历、学位证到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进行认证,大约需要等待1个月。之后还要到税务、人社等部门开出纳税、社保清单,再交由单位盖章。一趟下来至少耗时数月,往返多个部门。”
申请材料众多、认证环节复杂,让不少上海企业的人力部门负责人感到头疼。
与吴江感同身受的还有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人力资源处人事主管刘旭慧,“像我们这样的远郊企业,前往人才服务中心单程就需要2小时,往返办理一次事项,至少需要半天时间。有时为了拿到最早的号码,需要凌晨出发。旧系统最不友好的一点就是,这样的奔波还不止一次。”
针对这一情况,2018年12月,上海市人社部门在广泛调研并听取企业意见后,联合多个政府部门,着手建立一个能让申请者在线提交、只跑一次的全新流程,并在2019年初开始进行内测,而吴江和刘旭慧所在的企业单位均是测试成员之一。“牵头单位和参与企业都抱着一个目的,就是让申办材料减下来,让审批流程尽量都在网上办理。”吴江回忆道。
今年8月,新流程在上海“一网通办”官网上正式对外启用,原先要通过四个系统分别办理的引进人才申办常住户口、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常住户口、夫妻两地分居调沪和留学回国人员申报常住户口等事项的申报工作,都在这一系统中全面实现“一网通办”。
“我之前了解过落户流程,也提早准备了很多材料。但真正通知我时,告诉我所需材料只有10余项,流程也大不一样,我甚至都怀疑能不能成功落户。”张欢庆笑道。
作为企业人力负责人,吴江感慨如今“一网通办”的便利,“现在,企业在新系统注册时,可一次性提供企业相关材料,系统通过大数据比对、前置调阅人才档案等举措,简化纸面材料,减轻企业负担。”刘旭慧则提到,她再不用多次往返人才服务中心,只需在办公室登录“一网通办”企业账户,就可以进行落户材料的在线提交、预审,“就连过去多份需要盖章的材料,如今都可以在全电子化的系统内,实现批量电子签章。”
“在赋予企业更多权限的同时,减轻了企业的办事成本与负担。”吴江概括人才引进政策“一网通办”的意义所在。
刘旭慧则认为,新系统会吸引更多人才留在上海。她透露每年通过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落户的人才近百人,这其中包括在风云系列卫星、嫦娥四号巡视器、长征六号甲火箭、神舟飞船等重大项目中承担重要角色的多位专家。“上海城市的高速发展,优质的城市公共资源、服务,以及科研方面的大量投入,对不少科研工作者而言,都充满了吸引力。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在上海的研发机构通过吸纳全球人才创造不少成绩,在火箭研发、应用卫星、空间科学方面的成果都在爆发式增长,这些都离不开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作者。”
人才是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
2014年,国家领导人对上海作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重要指示。5年间,上海通过加大科技投入等举措,在空间物理、航天、集成电路等领域产生包括蛟龙、天宫、北斗、天眼、墨子和大飞机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这些成果的诞生,无不与人才息息相关。
2015年6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人才新政20条”。次年9月,该政策升级为“人才新政30条”。除对海外人才实施更积极、开放、有效的引进政策之外,还针对国内人才,引入薪酬评价、投资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等市场化方法,发挥户籍政策对人才引进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如今,上海这座城市通过“一网通办”平台,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打通人才引进的“最后一公里”,让张欢庆这样的“准上海市民”提前享受市民待遇,感受到城市温度。新系统的便利让全上海的企业都能享受,但是吴江、刘旭慧的工作仍在继续。上海人才服务中心与200多名上海企业人事部门负责人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在线收集新系统的用户体验,并反馈修改意见。
“落沪”在即,张欢庆有了更强烈的城市身份认同感。在过去五年,工作之余,他总喜欢骑着一辆自行车游上海,“最远的一次,我从宿舍骑车到了临港。”如今,他将自己归并到“新上海人”的群体中,对于工作也有了更高的投入度。他所带领的上海电气燃气机轮项目已经成功打破通用等国外厂商的垄断,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每年为国家节约外汇数百亿元。
他向记者透露了关于未来的规划,“拿到户口后,会考虑结婚、买房,然后让中国企业在燃气轮机领域取得竞争优势。”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明德门派出所“西”纳清华大学博士生落户雁塔
- 35层楼、1部电梯,博士夫妇设计方案1.5小时完成核酸检测
- 上海落户:关于投靠落户需要知晓的问题
- 为何北大物理学院博士报考城管职位?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 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诚聘助理研究员与博士后
- 2022年上海公务员考试报名学历、户籍有什么要求?
- 上海试点在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的本市应届研究生毕业生可落户
- 上海再出落户新政,应届研究生愿去周边新城区吗?
- 2021落户上海|人才引进直接落户,前提是满足这些条件
- 22岁成公司大股东,杨超越落户上海被嘲笑,低学历所以不配?
- 上海:留学、复工、探病 出入境开通绿色通道保障办证需求
- 「干货」怎么做到快速落户上海?工程师职称评审可以做到
- 上海居转户政策年底到期!这些情况可以缩短年限要求
- 上海三套房还要长得帅,女博士择偶要求引热议,许愿也不敢这么许
- 哪些人可以直接落户上海?一图了解
- 同时拿到两所名校博士的Offer,我该放弃落户上海的管培生机会吗
- 上海试点研究生符合条件可直接落户
- 跨国药企全球研发中国中心落户上海 加快本土创新药物研发并“走出去”
- 研究生居然能赚这么多钱?奖助政策全知道
- 2020年上海积分落户新政!落户上海原来这么简单
- 深圳人才引进新政:高校应届生落户“秒批”, 零费用、零排队
- 放宽落户新政对深圳房价影响不大,或分流部分人口至周边城市
- 业主错误注销 租客无法续签居住证
- 2022年失业率高升!深圳人社:给自主创业者发补贴!最低4万
- 深圳入户政策将调整,未来如何规划?多个新信号值得留意
- 关于深圳集体户口新生儿办理户口、身份证、社保的流程问题
- 深圳入户新政策,研究生《意见稿》解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可以
- 因伪造名校学位证,40人直接被取消落户资格!绝对不予许
- 深圳小微企业2022年补贴及2022深圳小微企业创业补贴
- 最新入深户政策,超生又放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