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批落户新政开始实施,背后有何深意?
栏目:研究生博士落户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2-08 来源:网络
(上海一批落户新政开始实施,背后有何深意?)
创新呼唤人才,创新需要人才,创新创造人才。“2020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峰会”今天启幕,向全球高层次人才发出最新“求贤帖”。这是上海汇聚海内外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针对如何引才、用才、留才,上海近年来不断推出“人才新政”,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努力打造海内外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站在“十四五”新起点上,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不久前召开的市委全会指出,要全面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率先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上海是一片能干事、干成事、成大事的沃土。”采访中,许多扎根上海的海内外人才表达了这样的共识。人才、技术、项目、资金都在此汇聚,创新创业生态圈越来越有活力,他们对未来在上海创新创业充满期待。政策“组合拳”激发活力这个月起,上海一批落户新政开始实施,包括临港新片区和张江科学城的“居转户”人员、引进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在内的各类群体,都成为政策优化的受益对象。就在4个月前,上海海外人才“4+1”新政发布,留学人员来沪创业将获得从资金支持、社保补贴、知识产权保护到落户“绿色通道”、专业服务等在内的立体支持。近年来,一系列新政、一项项举措相继出台,释放着同一个信号——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继上海人才新政“20条”“30条”之后,2018年上海发布“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聚焦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与计算科学等13个上海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重点领域,“量身定制,一人一策”遴选高峰人才,进一步推动上海形成对全球高峰人才的“磁吸效应”。数据显示,目前,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已有19万余人,留学人员在沪创办企业5300余家,注册资金超过8亿美元,12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驱动力的创业企业,其中境内上市企业达35家,境外上市企业10家。同时,在沪工作的外国人达到21.5万人,占全国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居全国首位。政策多了,“简”与“放”却是核心。“简”的是流程、环节,“放”的则是障碍与权限,从而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厚植人才优势。“科研人员可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这条政策,引起了当时还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德辉的关注。后来,徐德辉提交了离岗创业申请,成了所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研究所不仅为他保留了事业单位编制,还安排他创立的烨映电子入驻“新微创源”孵化器,接受传感器领域创业的专业服务。如今,该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感知和智能人机交互等领域,相关产品在市场上已逐步替代进口产品。营造宜业宜居人才发展环境人才要“引进来”,更要能“尽其用”。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地区发展最具竞争优势的软实力。自2013年起,上海连续七年举办“中国海归创业大会暨上海海归人才创新创业大会”,通过资金与项目对接,整合科技资源配置、课题论证提供“一站式”多元化服务等,为海归经验传承、聚集创新人才提供舞台,打开了一扇上海对外广招四方之才的窗口。博通集成、英语流利说、一药网等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企业在此平台上得到关注和孵化。2011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王翌走出硅谷、离开谷歌,选择回国创业,在上海创办了“人工智能+英语学习”的手机应用“流利说”。他和他的企业享受到了启动资金、人才公寓、工商办理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并于2018年9月在纽交所上市。“这些年里,我没有一秒钟后悔回国!”他毫不讳言对上海创业环境的喜爱,政府部门支持创新创业和海外人才的政策为他带来了切实帮助。“做成一件事,需要选一个最容易成功的地方,我认为上海就是这个地方。”“你必须主动拥抱国家战略,参与到国家产业发展的方向。”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张鹏飞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电子工程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05年,张鹏飞回国创立了博通集成,主营无线电通讯集成电路芯片的研发和销售,填补国内市场的多项空白。在他看来,自己从事的行业恰好是国家和上海看重的产业,这个历史大机遇就是最好的创业环境。不仅海归人才在上海找到了施展价值的舞台,外籍人才也将上海视为事业发展的沃土。在不久前科技部发布的2019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结果中,上海再次排名第一,在这项评选中实现“八连冠”。贴心服务为人才创造广阔舞台近年来,上海坚持“不拼重金拼环境”,增强上海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创新创业人才普遍感到,政府部门服务更贴心了,办事更便利了,发展的舞台也更广阔了。去年4月,浦东国际人才港正式开港,覆盖集成整合80项人才审批业务,开设外国人来华工作居留审批“单一窗口”和“一网通办”服务系统,形成“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服务”的工作机制,成为上海市首个人才公共服务示范窗口,一年里累计服务国内人才超过19万人次,海外人才超过9600人次。“海创大会”今年升级为“海聚英才创业大赛”和“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峰会”,为海归人才提供了一个“以赛引才”“以会聚才”的大舞台。目前,全市各区已有2500多个项目报名投身到这次大赛中,33个优秀项目晋级总决赛。同时峰会还将筹建上海市海聚英才创业投资基金联盟,为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搭建起融资服务平台。据主办方透露,今年的峰会将推介上海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发布支持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重要人才政策,举行外籍人才永居证和全国首批外国创业人才工作许可证颁证仪式,启动外国人才薪酬购汇便利化试点等。目前,上海海聚英才平台已征集了1707家单位,个高层次人才岗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已吸引800余家企业、近百家服务机构参与,征集技术需求2400余项,意向金额逾40亿元。这些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目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等,也将在此次峰会上发布。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顾杰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吴頔顾杰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上海女博士毅然决定“离沪”,被吐槽铁定后悔,而老乡却全力支持
- 上海市公安局推出户籍受理居住证办理便民利民服务措施
- 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来啦
- 上海的人才引进政策,清北学生也有点心动,这类大学生很有发展
- 「MBA转户口」2021年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落户通知发布
- 通过引进人才中的博士、高级职称、高级技师通道落户的具体要求
-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2021年博士后工作站招聘简章
- 上海交通大学张诗宜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及科研助理(含多个岗位)
- 2020大学生就业多魔幻?上海交大博士生输给了本科生!理由太扎心
- 上海交通大学李晓菲课题组博士后招聘(长期有效)
- 上海:留学、复工、探病 出入境开通绿色通道保障办证需求
- 「干货」怎么做到快速落户上海?工程师职称评审可以做到
- 上海居转户政策年底到期!这些情况可以缩短年限要求
- 上海三套房还要长得帅,女博士择偶要求引热议,许愿也不敢这么许
- 哪些人可以直接落户上海?一图了解
- 同时拿到两所名校博士的Offer,我该放弃落户上海的管培生机会吗
- 上海试点研究生符合条件可直接落户
- 跨国药企全球研发中国中心落户上海 加快本土创新药物研发并“走出去”
- 研究生居然能赚这么多钱?奖助政策全知道
- 2020年上海积分落户新政!落户上海原来这么简单
- 上海和深圳哪一个更适合“草根”毕业生打拼
- 深圳户口市内移居,市内迁移,深圳户口转区,办理流程解读
- 2021年深圳入户新规 深圳核准入户新政策
- 取消附加限制 这些地方放开落户限制 如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深圳在职人才引进入户,中专学历已申请成功,什么时候出指标卡?
- 重磅!无学历也能入户,深圳10000个纯积分入户名额,启动报名
- 居住证,你办了吗?它的用处可不小
- 2020深圳创业补贴申请攻略(全)
- 深圳市公租房到底能省多少钱?有哪些好处?
- 香港居民如何在内地参加社保,高能详细解答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