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有条件提前落户上海,就为了“蹭”个户口?
栏目:上海落户资讯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2-01 来源:网络
(可以有条件提前落户上海,就为了“蹭”个户口?)
越来越多的大龄剩女加入到相亲的队伍,单人老人的现状让人有些忍俊不禁,他们离异或者丧偶跟年轻人的思想不同,老年人相亲比较挑剔,看惯了悲欢离合,经历太多的世俗沧桑让他们在相亲中存在太多的顾虑。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拥有上海户口的老大爷去相亲,说道自己不想领证只想找个人搭伙过日子,害怕只是为了蹭他家的上海户口。
事情是这样的:已经62岁的王大爷是上海本地人,由于老伴不在了自己一个人在家比较孤单,儿子每天早出晚归甚至经常不在家,自己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甚至还影响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王大爷寻思着想找个老伴,在相亲的过程中王大爷明确表示自己不想领结婚证,所以遭到很多老太太的拒绝以至于现在都没找到合适的老伴。为什么王大爷不想领证?他说见到过太多因为本地人与外地人结婚然后女方成为了新上海人就不跟现在的人过了,王大爷也是怕被骗,最后落得人财两空。
看到这则消息小编其实也很能理解,毕竟一大把年龄不想折腾,最后处理不好反而还牵涉到子女,不过似乎王大爷的看法其实太过片面了,毕竟一大把年龄了想得到个上海户口也要看时间允不允许。
而且以“夫妻”的名义落户上海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以传统的夫妻投靠落户为例:
1.一般投靠:外省人与在本市家庭常住人口的居民办理了登记结婚婚姻登记要满10年、年满35岁,才能够申请落户。
2.知青本人或子女投靠:需要知青人员以及与其生育的子女与本市常住人口居民婚姻登记满5年,配偶可申请落户。
3.少数民族、华侨:符合少数民族、华侨的外籍人员与本市常住家庭户口的居民依法办理登记婚姻满7年,可申请投靠配偶户口。
4.投靠本市残疾配偶落户:外省人与本市残疾居民依法办理婚姻满5年就能够申请配偶户口落户。
5.丧偶: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外省人员与本市常住人口结婚后,拥有本市户籍一方死亡,与其本市一方生育子女拥有本户籍,外省市人员没有再婚,或是外省市子女都已经成年,其具有本市户籍的子女没有成年,可以申请本市子女户口。
6.如果本市人员因夫妻两地分居满5年,或是家庭有特殊困难的人员等条件下都可以申请将外地配偶调入本市工作,未成年子女也可以迁入到沪。
总结:投靠落户的方式并不是上海落户的一块垫脚石,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的婚姻,投靠类落户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为了巩固夫妻之间的感情。政策上对落户的开放并不是为了让落户的这群人为了落户而结婚或离异,顺其自然就好。所以对那些为了只想“蹭”上海户口而领证的这群人你怎么看?
更多疑问,欢迎关注。上海落户、学历提升、职称、教育升学问题不是难题。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一文读懂新生儿户口办理方法
- 积分落户,让“北漂”成为“新北京人”
- 夫妻投靠入户广州怎样办理呢?
- 抢人大战,看北京上海两大最难落户的特大城市如何对抢高技能人才
- 浙江省人才居住证怎么办理,杭州上学有用吗?
- 《婆婆的镯子》,没有上海户口,真的没机会嫁给上海本地人吗?
- 杭州研究生硕士落户最新政策!附落户条件及办理指南
- 定了!北京市新版积分落户政策今起发布实施
- 留学生归国后竟然可享受这些优惠政策!海归再也不用愁了!
- 杭州研究生落户,这里有一套精准的攻略方案
- 「政策指南」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
- 最高补贴40万、任正科级!佛山面向全球引进党政储备人才
- 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放弃了这次北京积分落户申报
- 留学生落户北京还是上海政策大对比
- 2022入户广州户口条件:现在入户广州,还有什么好处?
- 小区要改名,我的房产证、身份证要改吗?专业解答来了
- 「英国留学」我是大专生,我想去英国留学,有没有办法?
- 入户广州,哪种方式性价比高
- 农转非户口申请条件 那些人可以申请农转非户口
- 杭州落户政策2022年最新版量身定制合适的方案
- 落户深圳要满足什么条件?
- 深圳落户政策大变!上千万外来人口终于等到这一天!
- 在深圳不办居住证,后果竟然这么严重?没办的赶紧了
- 北上广深户口到底啥好处?为啥那数亿人趋之若鹜
- 深圳居住证到期时间怎么查?过期了如何续签?看完就懂
- 自行申请深圳创业补贴以及深圳市大学生创业补贴政策2022年
- 一年一次的机会!7月20日截止!想更改基本医保档次的抓紧时间!
- 非深户如果想在深圳买房,又没满足这个条件,那只能走这条路了
- 在深圳买的社保可以转回老家吗?社保怎么转出?看完你就了解啦
- 拿到香港身份后,内地的社保怎么办?是否可以继续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