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落户咨询

留学生落户  人才引进  落户咨询

上海居住证分类

上海居住证落户今出细则

栏目:上海居住证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7-16  来源:网络

落户咨询二维码  

上海居住证落户今出细则

(上海居住证落户今出细则)


  

东方早报记者俞立严单芸

  

尽管上海在居住证转户籍方面做出了创新和改革,但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的问卷调查报告上显示,有超过四成的人不愿办理居住证。市人大代表接正萍更是直言:居住证的含金量要提高。

  

昨天,早报记者从上海市人大召开的“听取代表对加强本市实有人口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上了解到,由于配套政策和制度设计不够科学,许多人认为居住证“含金量”不高。调查还显示,人户分离日益严重,而“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这种奇怪现象在卢湾、闵行等区变得见怪不怪。

  

四成人嫌烦

  

不办居住证

  

在昨天的座谈会上,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关于“实有人口管理”的问卷调查报告公布。数据显示,上海实有人口主要由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常住户籍人员、来沪外省市人员及境外人员组成。截至2008年底,来沪流动人口为720.41万,其中,常住境外人口为18.15万(外国人12.65万),实有人口总量已超过2000万。

  

据了解,全市来沪人员居住证办理已从2006年底的40万人次,增加到现在的681万余人次(其中,办理临时居住证627万余人次)。

  

然而,据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日前对1092名来沪人员的问卷调查表明,有459人未办理居住证,占42%。

  

不少被调查者认为,办理居住证要缴纳押金,办理程序复杂,办证点少,办理很不方便。实际生活中,除了在办理营业执照、子女入学或办理临时户口时,需要办理或出示居住证外,来沪人员通常不主动办理居住证,有的离开时也不主动注销或退回居住证,居住证管理和人口信息管理的难度因此加大。

  

人户分离严重

  

卢湾“户在人不在”严重

  

内司委的调查表明,上海人户分离的现象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户在人不在”,主要发生在沪上的中心城区,其中市中心的卢湾区“户在人不在”占全区人口总数的37.37%;而“人在户不在”则主要发生在城乡结合区,闵行区“人在户不在”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0.01%;另外,“户在,人房均不在”,主要发生在市区动迁集中区域。

  

调查认为,上海的人户分离严重,主要是因为现行户籍政策与社会福利挂钩,而中心城区的教育、医疗优势明显,大量人口在动迁或改善居住条件后流出中心城区,但户口仍留在原地。人口管理和户籍管理因此脱节,以致户籍地和实际居住地“两难管,两不管”。

  

调查介绍,目前,上海正在试点“实有人口、实有住房”全覆盖,各区县、街镇基本上建立了所辖区域的实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以便强化实有人口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两个实有”全覆盖,需要深入推进居住证制度。截至去年底,全市来沪人员居住证办理从2006年底的40万人次,增加到681万人次,其中,627万人次办理临时居住证;办证人次在2年内增加了近16倍。

  

内司委调研报告认为,本市应继续完善居住证“一证挂钩”的配套机制—将申领居住证作为来沪人员享受政府资源、政策和公共服务,以及就业的前置条件,真正让居住证与来沪人员的“生存要素”有关联,调动办证积极性。

  

同时,要加强研究户籍与社会福利政策的匹配衔接,适当剥离部分福利与户籍挂钩的政策效应,解决“人户分离”造成的管理难题。

  

居住证转户籍

  

实施细则今日公布

  

今天的市政府专题新闻发布会,将宣布上海市居住证申办本市常住户口的实施细则。

  

据悉,今天下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将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专题新闻发布会将邀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介绍《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及《实施细则》主要内容。

  

声音

  

不愿办居住证是因为其含金量不高

  

市人大代表、普陀区长征镇怒江路第二居委会书记接正萍针对居住证的现状昨天提出:居住证的含金量要提高。她坦言,现在上海的外来人口都不太愿意办证是因为证的含金量不高。

  

长期在基层工作的接正萍分析说,一般的新上海人在子女就学,或者要办营业执照需要证了才想到办居住证,除了这以外,其他就想不到要办,而且办证要付一定的押金,“他们也觉得烦”。

  

接正萍建议,上海居住证的含金量要提高。另外,对不办证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促使其主动办证。同时加强宣传力,电视里的新闻频道或者热播节目的字幕下方是否可以滚动播出以作宣传,让大家深入了解。

  

市人大代表、金源方程律师事务所主任金缨也对增强居住证作用表示认同,“你要让人家知道居住证是有用的,你在工商年检、学校注册或其他方面都需要用到居住证,而不是只要注册一次以后就不需要了。”她说,应该是每年都需要有用,提高市民的意识。

  

居住证办理要形成机制性的东西

  

对于上海“人户分离”的现象,市人大代表、市残联副理事长龚伯荣有他自己的判断,龚伯荣昨天说,现在人户分离的现象严重,是实际存在的,也是在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情况。“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的情况,中心区或者城郊结合区都有,“这涉及到动迁福利,社会政策等。”龚伯荣分析说。

  

龚伯荣建议,作为应对,上海应先在实有人口管理这件事情上把基本情况弄清楚,“我感觉政策上要研究一些办法和制度,这件事非常重要。”

  

另外,对于外来人口管理过程中居住证有的人愿意办,有的人不愿意办的现实,龚伯荣表示,这里面要形成机制性的东西。例如使居住证对外来人口是必需的,办居住证成为其在上海工作学习的必要,如果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的话,大家就会想办了。

  

居住证如何衔接户籍要考虑突破

  

在市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汉龙看来,人口服务需要从实有人口的登记角度着手。

  

卢汉龙昨天表示,居住证制度和户籍接轨,当时都觉得上海在全国走在最前列。但是,居住证如何和户籍制度衔接,“对上海来说我觉得的确要考虑突破。”卢汉龙说。

  

卢汉龙坦言,居住证制度是上海首创的,然而现在有些地方比上海在某些方面做得更实在。事实上,上海这么一个人口流动的地方,居住证应当发挥很好的作用,对此,他建议,市人大在居住证制度如何跟户籍衔接或者实有人口管理方面,要做好桥梁作用,要制定法规。

  

户籍管理要从源头上解决好

  

“前两天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上海的城市定位是海纳百川,买张飞机票船票等就可以到上海来了。”昨天,市人大代表、普陀区曹杨新村房地办事处主任鲍吾英对于上海的户籍和居住证现状深有感触。

  

鲍吾英说,实有人口的管理对上海这个大都市来说确实面临了很大的压力,从更远的角度来看,今后的社会稳定等方面,如何长效管理,确实是政府的一大难点问题。

  

鲍吾英以自己所在的普陀区曹杨新村为例介绍说,曹阳新村是上海第一个功能新村,目前一些老的小区是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现在里面有2/3的房子都出租了,很多户籍到现在还没迁,“这个要从源头上管理好”,鲍吾英说。

  

让老百姓把居住证当身份证一样“为什么别人不愿意办居住证?”市人大代表、虹口区就业促进中心职业介绍中心副主任汪美萍昨天提出了她的疑问,作为长期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大代表,汪美萍介绍,很多老百姓意识当中觉得居住证的作用是无所谓的,应该让老百姓把居住证当身份证一样,感觉必须要用那就会主动去办。

  

“办居住证的渠道是否很畅通,手续是否简便,这些是我觉得政府不是很到位的。”汪美萍直言。

  

还有暂住证和居住证多证的归口问题。汪美萍提出,假如让居住证直接和现在外来人员子女的上学及本人的就业等问题挂钩,那么这个证对大家来说就有实效了,这在常态的管理下就便于控制了,很多疑难杂症就可以得到解决。

  

农民工也应该有转户籍机会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王大犇去年曾经参与上海市市委研究室关于“上海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课题研究。

  

昨日,谈到当年的课题研究,王大犇指出,对于“上海市居住证转户籍”的必备条件,当年课题小组的意见是:四个条件。除了持居住证满7年、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期间无违法等不良记录这三个基本条件外,第四个条件是满足:中级以上职称“或者”依法缴纳所得税额。“考虑到一些外企的高级人才收入很高所以税额较高,但在外企不参评职称。这两个条件,本来建议是二选一。”王大犇说,“但是后来试行办法出台时,变成并行条件。”

  

此外,王大犇还指出,当年课题研究时,为农民工转上海户籍留出了一条通道:他指出,农民工如果拿到高级技工职称的,也能够转上海户籍。然而,现行办法规定,必须缴纳城镇保险,而农民工只能缴纳综合保险。因此仅这一条,就把农民工转户籍的通道堵死了。

  

东方早报记者俞立严单芸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上一篇:上海居住证转户口之社保累计7年中途有断是否会影响落沪

下一篇:上海居住证办理需要交税嘛

 

推荐资讯点击在线咨询
最新资讯点击在线咨询
热门资讯点击在线咨询
热点资讯点击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