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落户咨询

留学生落户  人才引进  落户咨询

大专本科落户分类

本科背景会对考研有影响吗?

栏目:大专本科落户  人气:0   发表时间:2024-08-29  来源:网络

落户咨询二维码  

本科背景会对考研有影响吗?

(本科背景会对考研有影响吗?)


  

本科985/211/双非/一本/二本考研会有什么区别,双非院校会受到歧视吗?

  

考研择校是初期备考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某些同学非常头疼的问题。选不出全理想的院校怎么办?该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呢?

  

1、首先了解考研流程和考试科目

  

简单地说,研究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大部分。

  

初试一般在12月底或1月初,大部分专业考4门,包括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满分各100分;两门专业课(专业课一、专业课二),满分各150分,这样4门总分500分。

  

此外,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专业课只考一门,满分300,三门课总分依然是500分;

  

还有一些专业硕士(例如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只考一门公共课(满分100)和一门专业课(满分200),总分300分。

  

来年2月左右公布考试成绩;3月公布国家线;3月-4月复试。

  

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同等学力需加试两门专业课,加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但必须及格。

  

总成绩=初试成绩*X%+复试成绩*(1-X%)。有的学校X=50,也就是初试复试成绩各占一半;有的学校X=70,也就是初试成绩权重较大。按总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考试阶段到此就结束了,后面是调档案等流程。

  

对于还没有确定报考学校的同学,最近有了个很好的解决办法,知乎官方课程——「考研全科突破营」——包含从择校择专业到各科复习指导,为大家申请了一些限时免费的名额:

  

?

  

2、筛选流程

  

在充分了解考研的科目之后,为了更好地制定学习规划,首先要确定报考专业和报考学校。因为即使同一个专业,不同学校的考试科目也有可能不同。例如报考「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个专业,上海财经大学的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一、数学一、经济学(图1);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一、数学三、西方经济学(图2)。专业课完全不一样;而且虽然数学一和数学三都叫数学,难度差别很大。

  

图 1. 上海财经大学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初试科目图 1. 上海财经大学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初试科目图1.上海财经大学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初试科目

  

图 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初试科目图 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初试科目图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初试科目

  

选校选专业很重要,但历来又是让考生困惑的问题。全国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单位共有851所,专业更是不计其数,这么多学校和专业,到底该如何挑选呢?推荐按照图3的模式,先选择专业,然后进行粗筛筛出3-5所学校,然后再进行细筛,最终确定报考学校。

  

图 3. 推荐的选校流程图 3. 推荐的选校流程图3.推荐的选校流程

  

2.1先确定专业

  

一般来说,专业选择靠前。专业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专科原专业和自己喜欢的专业。两者经常并不重合,这就需要取舍。原专业最熟悉,报考限制更少(有的学校不允许同等学力跨专业);而喜欢的专业学起来效率更高,提分更快。也有的考生只为了考上研究生,哪个专业容易考选哪个。这样做有一定投机性,风险比较高。首先很难界定哪个专业容易考,试题简单的专业很可能考生多、分数线高,这样到头来并不一定「容易」。再者,如果选了毫无兴趣的专业,学习起来很难受,也不容易考高分。还有人说,「本科看学校,研究生看专业」,也是有一点道理的。在报考时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自己的本科专业如何,要不要跨专业报考,将报考专业与报考学校的优势领域和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相结合,才是正确的「择校之道」,当然也可以按照个人偏好进行选择。

  

如果难以确定专业,可以选择两三个备选专业,依次粗筛和细筛。

  

2.2粗筛

  

粗筛主要考虑因素有学科排名、地区、学校报考限制。此阶段比较快,大概一两天就能完成。

  

教育部已公布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以查询各校的专业实力。如图4所示,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输入或点击专业名称,就能看到分级排名,从A+到C-共九个级别。一般而言,学校排名高,某一专业排名也高;但是例外也很多,有些二本学校某专业的排名甚至超过211、985名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相应范围的若干学校;也可以按照「冲一冲」、「求稳」、「保底」的标准,选择不同范围的学校。

  

图 4. 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图 4. 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图4.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

  

学校所在地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想在上海就业和发展,当然应该优先考虑上海的学校。这样毕业季实习和找工作都比较方便,此外上海学校的毕业生落户也比外地学校有优势。另外不同地区的国家线也不同,全国省市分为一区和二区,具体划分和各省学校数量如图5所示:

  

图 5. 各省市招生单位数量,其中蓝色代表一区,白色代表二区图 5. 各省市招生单位数量,其中蓝色代表一区,白色代表二区图5.各省市招生单位数量,其中蓝色代表一区,白色代表二区

  

学校报考限制是同等学力考生不得不重视的因素。大多数学校对同等学力报考都有限制,限制条件多寡不一;且在复试和入学报名阶段都会有资格审查。如果是因为不了解报考限制而在复试或入学阶段被淘汰,那就太亏了。简单地说,下载最新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根据自身条件(英语是否过四级、是否有自考成绩等)和备选学校的限制条件,排除那些不能报考的学校。

  

通过以上三个条件,筛选出若干所学校,一般以3-5所为宜,然后进行细筛。

  

2.3细筛

  

细筛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招生人数、历年报录比、试题难度、风评。这一阶段比较慢,可能花费一到两周,主要因为信息少,难获得。

  

有些学校会公布历年报考数据(上海财经大学,图6)或专业课真题(河南师范大学,图7),但大部分学校没有公布。官方未公布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一些考研论坛、社交群或认识的学长得到。

  

图 6. 上海财经大学历年报考数据图 6. 上海财经大学历年报考数据图6.上海财经大学历年报考数据

  

图 7. 河南师范大学历年真题图 7. 河南师范大学历年真题图7.河南师范大学历年真题

  

特意找知乎官方要了「考研全科突破营」,可以免费听直播课+领取考研干货资料,质量还是很高,考研常识性问题基本上看这一个就差不多了:

  

3、需要详细了解的指标

  

3.1报录比

  

报名与录取比例,可在招生院校的官网或中国教育在线上查询,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该专业的火爆程度。

  

3.2分数指标

  

国家线+学院复试线+实际录取最低分+实际录取最高分。

  

3.3目标专业学科排名

  

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

  

确定好目标院校后,一定要去查看这些指标,结合自己的能力来选择。

  

3.4计划招生人数

  

在招生院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或专业目录里一般都有说明。

  

3.5报考人数

  

这是个较关键的信息,反映这个专业的报考热度、竞争激烈度,从中也可大致看出潜在的竞争对手有多少。

  

3.6实际录取人数

  

随着复试、调剂的进行,各大高校的拟录取名单也陆续出炉,在学校有研究生官网或各院系官网都有公布,可以查询。

  

3.7推免人数

  

有些名校热门专业推免名额可能会占很大比例,那么留给统招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就更激烈,难度更大。因此推免人数是个重要参考。

  

从以上人数可以准确算出该校该专业的报录比。此外,还要关注下复试比例及最终成绩计算方式。差额复试比例越高,当「炮灰」陪考的同学越多;复试、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越高,学校的自主程度越大。

  

4、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

  

考研不是闭门造车,获取以上这些有效信息尤为关键。有时「信息不对称」会成为选择学校和专业最大的挑战和绊脚石。那么这些信息从哪些渠道获取呢?

  

4.1目标院校的招生信息网

  

包括学校简介、招生信息、招生简章以及咨询联系等。还有最重要的专业课参考书和报录比等信息都可先在这一官方来源查询。

  

4.2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这个是研究生招生的官方网站,国家政策、各院校政策、考研常识、报名、调剂甚至是各个学校的详细信息都在这里。

  

4.3各种考研论坛

  

包括一些目标院校的论坛社区、硕博士的学术科研互动社区,还有一些论坛的考研资料下载页面等渠道。不过这些资料相对比较杂,需要仔细甄别。

  

4.4往届考研的学长学姐处以及其他非公开的渠道

  

特别是已经考上你的目标院校的师兄姐,或者没考上但是报考你的目标院校的师兄姐。除了一些公开渠道外,还有两个地方是一般人不会去的。一是你目标学校的研究生院或者研究生处;二是目标学校周边书店的资料。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去这两个地方转一转。

  

通过以上流程,基本可以确定报考学校,接下来就可以做有针对性的规划和学习了。有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考研选校选专业马虎不得,需要同学们认真权衡考量,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学校和专业。祝大家考研成功!

  

通过以上流程,基本可以确定报考学校,就下来就可以做有针对性的规划和学习了。

  

原文作者:影疏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上一篇:自考本科可以办上海暂住证吗

下一篇:宜昌全面取消城镇落户限制:毕业生买房还能打折

 

推荐资讯点击在线咨询
最新资讯点击在线咨询
热门资讯点击在线咨询
热点资讯点击在线咨询